专利预审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5个工作日;诉前、诉中调解案件办结119件,涉案金额7190.9万元……这是中国(河北)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下称河北中心)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以来交出的答卷。
河北中心健全统一领导、衔接顺畅、快速高效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格局,为河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
纠纷解决“多元化”
河北中心认真贯彻《关于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的意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通过调解等方式处理纠纷,双方不伤和气,不会出现‘赢了官司却丢了市场’的情况。在调解中还可能找到合作方向,发现更多商机,实现互利共赢,而不是面红耳赤、对簿公堂。”河北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2021年12月,河北中心受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对10起商标侵权类案件进行诉中调解。该系列案件中10个被告人均为河北某地商户,诉讼事由为侵害省外某行业协会商标权。
由于案件争议点较多,河北中心选派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和维权援助工作人员组成调解小组,对案件开展调查核实。调解小组采取梳理案件证据、核查涉案商标信息、检索类似判例、研读相关法条的“四步解决方案”,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最终使2家被告商户免于赔偿,8家被告商户与原告达成了调解协议。
“我们基于知识产权纠纷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精准施策,把纠纷中的正当维权和恶意诉讼区分开,把合理赔偿和漫天要价区分开,把正当使用和故意侵权区分开,达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上述负责人说。
保护服务“全链条”
哪里有创新,哪里就有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知识产权保护涉及部门多、专业性强。河北中心针对该行业特点,在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河北自贸区)正定片区设立河北省(医药)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为片区企业提供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贯标、专利实施转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服务,助力河北自贸区发挥创新发展“高地”、人才齐聚“洼地”、企业高质量发展“福地”的作用。
该中心的成立助力了正定片区生物医药企业知识产权维权周期大大缩短,一般维权援助即时办结,重大和疑难维权纠纷援助5个工作日办结;专利快速预审周期大幅压缩,发明专利授权时间缩短三分之一,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满意度。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下称创新中心)是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首家创新中心,是当地的“创新高地”。近年来,河北中心在创新中心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工作站(下称工作站),为创新中心园区内企业、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知识产权公益维权援助、咨询指导等服务。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工作站组织园区企业参加“知识产权金融发展政银保企对接会”,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2021年以来,工作站帮助园区内7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融资额度超千万元。
一系列举措让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深入基层,惠及千家万户。目前,河北中心在全省范围已设立50家分支机构,形成了以省中心为龙头,各设区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试验区、重点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分中心为分支,各县(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工作站为基础支撑,覆盖全省的省、市、县三级立体式、网络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
宣传保护“好声音”
河北中心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宣传工作,让知识产权法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河北中心在石家庄、雄安新区、张家口崇礼区三地同期举办广场宣传活动,答疑互动、讲解案例、派发资料“三同步”。三地共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接受咨询750余人次。
“对于我们这种创新型企业来说,知识产权保护尤为重要,以前我们在这方面意识淡薄,这次宣传活动让我们了解到了很多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和知识,工作人员一对一答疑解惑,我们受益匪浅。”在石家庄分会场参加活动的河北兴国防汛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为提高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的公众知晓度,2021年底,河北中心开展以“强化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的人民调解大宣传活动,得到广泛关注。
“下一步,河北中心将继续以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以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为核心,建立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机制,大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效率和水平,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河北中心有关负责人说。(本报实习记者 苏悦 通讯员 姚宁 张月明)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责任编辑:吕可珂 编辑:邵京京 审校:崔静思)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联系电话:0372-2110568
传真:0372-2110568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高新区弦歌大道与峨嵋大街交叉口向东100米路南科创大厦
www.ayipx.cn 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豫ICP备17028958号 公网安备 41050202000126
河南相映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后台管理】